发布时间:2023-08-21 来源: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:管理员
18年前,父母决心捐献遗体和器官,如今,曾欣欣和曾向荣姐妹俩也决定传承父亲遗志,志愿向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和器官。8月14日,记者从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红十字会了解到,近来,曾欣欣姐妹正在咨询捐献相关事宜,并积极沟通换取家人支持。
曾欣欣捐献遗体的想法全部源于父亲曾庆量。曾庆量是原乌鲁木齐机械化施工公司的老职工,2019年老人去世后,遵从他的遗愿,妻子彭发翠和两个女儿捐献了他的遗体和器官,希望能为医学研究和生者作出一点贡献。
曾欣欣回忆说,父亲虽然文化水平不高,但思想一直非常开放、先进,又很正直、仁义。“有用的部位,能帮助他人延续生命;生病的地方,就让医学好好研究研究。”在曾欣欣看来,父亲不仅思想开放也很有奉献精神,“父亲说埋入泥土不如作点贡献。”
其实早在2005年,已经退休的曾庆量和彭发翠就已将捐献遗体的想法付诸行动:做遗体捐献公证。彼时的遗体捐献流程尚不完善,夫妻二人怕去世后受到家人的反对不能完成捐献,还特意寻找捐献机构完成了这项公证。如今视力听力均已老化的彭发翠,仍会时不时问起这份公证书,每次看到公证书,仿佛看见老伴在百年之后仍然在散发着光和热。
最让曾向荣欣慰的是,如今她父亲的眼角膜已经帮助两个人重见了光明。正是在父母的影响下,姐妹俩也决定志愿捐献遗体和器官,在她们看来,这是一种家风的传承,更是一种大爱和奉献的传承。
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,这就是我们红十字会的精神”。米东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钟晓隆表示,“自愿无偿”捐献人体器官是一项大爱善举,米东区红十字会多年来围绕器官捐献见证服务、人文关怀、缅怀纪念等方面开展工作,真诚倡议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支持人体器官(遗体、角膜)捐献事业。
钟晓隆说:“据统计,目前在米东区线下登记捐献遗体和器官的志愿者共有116位,算上曾欣欣的父亲,当下成功完成捐献遗体和器官的志愿者有6位。希望未来有更多人关注我们的公益事业,加入献爱心的行列。”
“虽然他们的人生已经谢幕,但他们的生命却永不褪色。”走访慰问遗体捐献对象的象新社区主任冯霞说:“曾叔叔一家这种延续生命价值的高尚行为让我深有感触,在今后的社区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发掘居民中的优秀模范、加大宣传力度,让更多的居民群众响应文明新风、投身公益事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