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11-11 来源:石榴云/新疆日报 责任编辑:管理员
“一辈子能干一件救人的事,值!”11月6日,在自治区人民医院,经过长达6个多小时的采集,喀米力·喀迪尔(化名)成功捐献出179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。这份“生命火种”随即以最快速度送往苏州,救治一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。
42岁的喀米力是岳普湖县艾西曼镇尤库日科克其村的一名村干部。多年来,他热心公益、助人为乐,一直是村民眼中的优秀青年。8年前,喀米力参加无偿献血时,第一次了解到,移植造血干细胞是目前治疗白血病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恶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,并且新疆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非常成熟,对健康没有损害。“当时就觉得,既然有机会救人,为什么不试试?”喀米力主动留存了血样,成为中华骨髓库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。
时光飞逝。今年8月,喀米力接到红十字会电话,得知自己与一位国内血液病患者配型相合,对方征询他的捐献意愿。“抽骨髓能对身体没有害?”“捐献过程安全吗?”“捐献用不用承担费用?”……当时,家人和村民们都对喀米力抛出各种疑问。“不用抽骨髓,从手臂静脉外周血中采集、分离、提取造血干细胞,非常安全。”他一一说服家人,回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:“我愿意!”
为确保捐献万无一失,喀米力开始调整身体状态,规律作息、适度锻炼、健康饮食。在入院注射动员剂的几天里,来自家乡的亲人、左邻右舍,以及新疆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、志愿者们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和鼓励,让他更加坚定了救人的信心。
当日,新疆红十字会党组成员、副会长阿不都热依木·玉苏甫向喀米力颁发了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。他呼吁更多适龄、健康的公民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中,传递生命希望。
记者:于熙